最近,有人提出“浓缩阅读”,一套大部头的作品,给你浓缩出最精华的段落,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。
所谓“浓缩”,就是将长篇巨著“透析过滤”,择出几条“筋骨”,凝出几点“精华”给读者看。这种阅读“中心思想”的路子给了许多无暇读书的人“博览群书”的希望,引得大家趋之若鹜。
浓缩书,说白了就是给书做摘要,把最精华的部分划出重点来,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。
或许在很多人眼里,读“浓缩书”不是为了享受阅读,而是为了快速浏览“梗概”,迅速“学以致用”:标榜自己学识渊博,获得茶余饭后谈资。有些青少年学生更是为了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,大概浏览以求过关。于是乎,阅读似乎便成了一件极度功利化的事情。
“浓缩阅读”的出现必然有存在的意义,它出现的初衷必然是考虑到当下大众快节奏的生活,忽视阅读等原因。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需要,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,对多数读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对于这些“精华本”“缩写本”的编写者而言,既要大幅度缩减字数、篇幅,同时还要保留原著的精华,不损害读者的阅读快感,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阅读不是浅尝辄止,不是走马观花,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要不断地思考,不断地深入,不断地反复咀嚼,才能了解作品,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尝作品。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“浓缩阅读”让读书成为“蜻蜓点水”。通过阅读浓缩书的方式完成象征性的阅读,丧失了通读全书的阅读体验。一方面,读书如果抱持为别人读书的心态,只会丧失阅读的初心;另一方面,如果我们将阅读“浓缩书”视为对效率的一种过度追求,最终就会导致沦为一种徒具表面性的阅读,也就失去了只有阅读原著才能产生的满足感、幸福感,失去了阅读的愉悦体验。
不可否认,浓缩书的出现,也有其必然性。现代人工作、生活节奏普遍加快,很多人已经抽不出那么多时间去读书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,读几本浓缩书,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,同时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,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。但问题是,这样的阅读,还是真正的阅读吗?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,获得传统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吗?
让我们来看看,美国的大学生们是怎样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的。
针对中国学生的阅读特点—首先普遍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不太大;学术阅读时功利性非常强。
要知道在美国读书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单词不会,而在于文化不通。多一点阅读的积累,就是向一个未知的文化接近了一步。
不要过分依赖教材中的习题
依赖习题,你可以凭借托福、SAT考试中练就的信息定位能力迅速搞定你的阅读作业,但是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学会,什么都说不清楚。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多年浸淫中,变得越来越懒了,对结论比对推理过程更感兴趣,把对错看得比思维过程重要得多,这在美国,在高等教育阶段是绝对行不通的。静下心来,一行一行读,才能真正看懂书。
学习去复述和讨论
中国学生长期在北美课堂做“隐形人”,还以此为荣,因为瞧不起那些“观点像垃圾一样还说得那么high”的美国人。但是,笑话人不如人的老话是真的,这些学生最终的结局就是直到毕业,班上都没几个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,他们仍然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,说服他人,连对话都超不过三个回合。
没有任何人有义务透过你沉默的外表去揣测你丰富的内心,读过书之后要勇于在课堂上提问、讨论、接招,磨砺自己的沟通能力,提高自己的思维力度。
不要放弃
很多学生第一年踌躇满志,结果发现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完全无法应付排山倒海的阅读量,于是在后期“学了乖”,想尽办法投机取巧。阅读能力的上升需要一个过程。读不懂的时候,读不完的时候,要接纳自己的挫败,给自己时间。
结伴而行
努力与别的学生组成阅读的朋友。把读过的部分用口述的形式分享给对方,以此来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。就这样彼此支撑着度过了那段上不来气的岁月。
做一个constant reader
阅读的本质是什么?是与一个思想对话。它应当受限于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吗?不。它应当服务于某一个功利的目标吗?不。它必须不可以让你痛苦和困惑吗?不。阅读是一种修行,一个净化和开示的过程,所以当你来到美国开始“读书”的时候,正确的问题不是“我还有多久才能不用这样读书”,而是“我需要怎样做,才能更加有效率,更加愉快地读书”。
来源:图情轩(id:library-information)